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莫臥兒王朝瑰寶──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珍藏

地圖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九龍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8號


星期一、三、四、日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星期五、六及公眾假期
上午10時至下午8時 | 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年初二休館
無障礙網頁金獎 無障礙網頁長者友善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版權所有

重要通知
x

主頁 展覽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莫臥兒王朝瑰寶──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珍藏

06.08.2025 – 23.02.2026
展廳 8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莫臥兒王朝瑰寶──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珍藏
06.08.2025 – 23.02.2026
展廳 8

1560 至 1660 年代,地處南亞的莫臥兒王朝(1526–1857 年)正值其黃金時代,是當時世界上最富有、最強大的政權之一。在這百年間,莫臥兒王朝由三位最具代表性的皇帝統治,他們是阿克巴(1556–1605 年在位)、其子賈漢吉爾(1605–1627 年在位)以及其孫沙賈汗(1628–1658 年在位)。透過莫臥兒王朝黃金時代的藝術瑰寶,展覽聚焦這三位皇帝對莫臥兒藝術發展作出的貢獻。來自南亞、中國、伊朗、歐洲等地的文化藝術元素交流融合,造就了多姿多彩的莫臥兒宮廷藝術風格。

莫臥兒王朝由巴布爾皇帝(1526–1530 年在位)創立,是一個由穆斯林統治並以波斯語為官方語言的王朝。「莫臥兒」即波斯語中的「蒙古」,因巴布爾是中亞征服者帖木兒(1370–1405年在位)和大蒙古國創建者成吉思汗(1206–1227 年在位)的後裔。

展覽由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聯合主辦,並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獨家贊助。近 100 件展品來自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亦包括科威特、英國及其他國際重要珍藏,涵蓋繪畫、珠寶、建築構件、兵器、紡織品、陶瓷等多個類別。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賀祈思收藏和夢蝶軒收藏提供了部分展品。

這裏參與我們一系列的學習活動!

展覽預告短片

 

聯合主辦

HKPM HKPM

 

獨家贊助:

HKJC

 

免責聲明: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香港賽馬會、其各自關聯公司或任何參與彙編此載內容或與彙編此載內容有關的第三方(統稱「馬會各方」)皆無就內容是否準確、適時或完整或使用內容所得之結果作任何明示或隱含的保證或聲明。任何情況下,馬會各方皆不會對任何人或法律實體因此載內容而作出或沒有作出的任何行為負上任何法律責任。

吊墜

吊墜
莫臥兒宮廷作坊
莫臥兒王朝,約1610–1620 年
玉、紅寶石、祖母綠、金
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 02535(IS)
©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重點展品

吊墜

吊墜

莫臥兒宮廷作坊
莫臥兒王朝,約1610–1620 年
玉、紅寶石、祖母綠、金
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 02535(IS)
©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吊墜

這件吊墜上的戴勝鳥裝飾,象徵着波斯文化的智慧之王――蘇萊曼(所羅門王)。莫臥兒歷代皇帝均認為蘇萊曼是王者的楷模,並與之相提並論。而在吊墜的背面,則雕刻了一句《古蘭經》經文。吊墜上的所有寶石均完美無瑕,戴勝鳥的眼睛均以小顆粒的祖母綠鑲嵌而成,並運用了極為高超的昆丹鑲嵌工藝。這件精美的戴勝鳥吊墜,很可能是賈漢吉爾皇帝的御用之物。

吊墜

莫臥兒宮廷作坊
莫臥兒王朝,約1610–1620 年
玉、紅寶石、祖母綠、金
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 02535(IS)
©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帶鞘坎查匕首

帶鞘坎查匕首

莫臥兒宮廷作坊
莫臥兒王朝,約1620 年
刀柄:金、鐵、紅寶石、鑽石、祖母綠、玻璃、象牙、瑪瑙;
刀身:鋼、金;
刀鞘:金、木、紅寶石、祖母綠、鑽石
科威特阿勒薩巴赫收藏 LNS 25 J a, b
© 科威特阿爾薩巴赫收藏

帶鞘坎查匕首

這把奢華匕首的表面鑲嵌了超過兩千顆寶石,是賈漢吉爾統治時期工匠的巔峰之作,反映了當時極為高超的昆丹工藝水準。此物很可能是為賈漢吉爾皇帝製作的禮儀武器,或者是皇帝用以賞賜他人的禮物。它體現了莫臥兒宮廷中負責寶石切割、寶石鑲嵌、金屬工藝等不同作坊之間的緊密合作。

帶鞘坎查匕首

莫臥兒宮廷作坊
莫臥兒王朝,約1620 年
刀柄:金、鐵、紅寶石、鑽石、祖母綠、玻璃、象牙、瑪瑙;
刀身:鋼、金;
刀鞘:金、木、紅寶石、祖母綠、鑽石
科威特阿勒薩巴赫收藏 LNS 25 J a, b
© 科威特阿爾薩巴赫收藏

1571年阿克巴皇帝在德帕爾普爾接受阿茲姆汗的款待

1571年阿克巴皇帝在德帕爾普爾接受阿茲姆汗的款待

賈根、阿西爾、蘇爾達斯、馬達夫 (莫臥兒宮廷作坊)
莫臥兒王朝,約1590–1595 年
紙本、不透明水彩、金
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 IS.2:94–1896 ,IS.2:95–1896
© 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

1571年阿克巴皇帝在德帕爾普爾接受阿茲姆汗的款待

這兩幅畫作源自《阿克巴回憶錄》,一部由阿克巴皇帝敕令編纂的官方編年史,此套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所藏的版本由逾五十位莫臥兒宮廷的藝術家合作繪製。畫作描繪了1571 年阿克巴皇帝和他的義兄阿茲姆汗在德帕爾普爾城舉辦宮廷宴會的場景,其下方邊框處寫有四位宮廷畫家的波斯文姓名。右側畫面的正中央是坐於大帳下的阿克巴皇帝,六方形王座是其皇權的象徵。另外,宴會中使用的各式西亞造型的金屬杯盤及執壺,反映出當時曾有伊朗工匠在莫臥兒宮廷作坊供職,並參與了金屬器的製作。

1571年阿克巴皇帝在德帕爾普爾接受阿茲姆汗的款待

賈根、阿西爾、蘇爾達斯、馬達夫 (莫臥兒宮廷作坊)
莫臥兒王朝,約1590–1595 年
紙本、不透明水彩、金
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 IS.2:94–1896 ,IS.2:95–1896
© 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

花園中的賈漢吉爾皇帝

花園中的賈漢吉爾皇帝

馬諾哈爾 (莫臥兒宮廷作坊)
莫臥兒王朝,約1610–1615 年
紙本、不透明水彩、金
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 IM.9–1925
© 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

花園中的賈漢吉爾皇帝

此畫描繪了賈漢吉爾皇帝在花園接見次子帕維茲王子(1589–1626 年)及群臣的情境,當中大多數人物的服飾上都有波斯文,以此註明身份。賈漢吉爾皇帝手捧的酒杯與侍從握持的匕首,本單元均有展出類似的實物。這幅群像畫出自印度畫家馬諾哈爾(活躍於1582–1624 年)之手,其父巴薩萬(活躍於1580–1600 年)師從來自伊朗的細密畫大師,更於日後成為莫臥兒宮廷繪畫的先驅。

花園中的賈漢吉爾皇帝

馬諾哈爾 (莫臥兒宮廷作坊)
莫臥兒王朝,約1610–1615 年
紙本、不透明水彩、金
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 IM.9–1925
© 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

手持祖母綠的沙賈汗皇帝

手持祖母綠的沙賈汗皇帝

穆罕默德.阿比德(莫臥兒宮廷作坊)
莫臥兒王朝,約1628–1629年
紙本、不透明水彩、金
Sir Robert Nathan, K.C.S.I, C.I.E捐贈
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 IM.233–1921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手持祖母綠的沙賈汗皇帝

沙賈汗皇帝十分鍾愛寶石,其統治期間大量寶石進入莫臥兒宮廷收藏。這幅沙賈汗像由宮廷畫家穆罕默德.阿比德繪製,繪於他登基的第一年。其頭巾、脖頸、手腕乃至隨身佩帶的武器上均飾有大顆的珍珠和尖晶石等寶石,左手更是握有一顆巨大的祖母綠。港口城市果阿位於印度半島西岸,由葡萄牙人控制,是當時全球寶石交易的中心。葡萄牙商人以此地為據點,進口來自南美洲哥倫比亞的祖母綠。

手持祖母綠的沙賈汗皇帝

穆罕默德.阿比德(莫臥兒宮廷作坊)
莫臥兒王朝,約1628–1629年
紙本、不透明水彩、金
Sir Robert Nathan, K.C.S.I, C.I.E捐贈
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 IM.233–1921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成為「香港故宮之友」

全年不限次數參觀各個專題展覽

立即加入

緊貼最新動向

  • 緊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最新活動和其他資訊
  • 即時收取最感興趣的內容
回到頂部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地圖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九龍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8號


星期一、三、四、日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星期五、六及公眾假期
上午10時至下午8時 | 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年初二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