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首次舉辦 「承前啟後⸺中國古代藝術保護國際研討會」

地圖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九龍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8號


星期一、三、四、日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星期五、六及公眾假期
上午10時至下午8時 | 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年初二休館
無障礙網頁金獎 無障礙網頁長者友善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版權所有

重要通知
主頁 關於我們 新聞稿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首次舉辦 「承前啟後⸺中國古代藝術保護國際研討會」

13.12.2023

一眾嘉賓今天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出席「承前啟後⸺中國古代藝術保護國際研討會」開幕儀式

一眾嘉賓今天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出席「承前啟後⸺中國古代藝術保護國際研討會」開幕儀式

故宮博物院、敦煌研究院、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聯合主辦
香港近年最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保護國際會議
匯集逾40位中外專家探討現狀、展望未來、推動合作

 

由故宮博物院、敦煌研究院、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聯合主辦、為期三天的「中國古代藝術保護國際研討會」於2023年12月12日至14日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博物館)舉辦。近年來,中國文物保護領域發展迅速,此次中國古代藝術保護國際研討會以領域現狀與新方向為主題,旨在探索中國文物保護的未來發展方向,促進國際交流與機構之間的合作。超過40位來自世界重要文博機構的館長、頂尖文保專家和科學家進行主題演講和專業報告。大會還設圓桌討論、參觀香港重要文保設施及海報展示等活動。是次研討會得到主要贊助機構北山堂基金的慷慨資助,同時亦得到協辦機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文物修復辦事處、合作機構—史密森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以及其他參會機構的大力支持。

研討會開幕儀式今天上午於博物館内的香港賽馬會演講廳開幕,其後多位專家學者就「中國古代藝術保護的現狀與未來」發表主題演講,包括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博士、敦煌研究院副院長郭青林博士、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史密森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Dame Jillian Sackler館長蔡斯.F.羅賓遜博士、九州國立博物館館長富田淳博士以及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院長趙豐博士。同日下午進行「中國古代藝術保護國際合作與館際合作」圓桌討論,參與討論的專家學者包括富田淳館長、郭青林副院長、趙豐院長、康文署文物修復辦事處總監謝建輝、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館長(研究策展及節目)王伊悠、史密森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文物保護修復科技研究部主任徐得娜,以及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副主任雷勇。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博士表示:「是次研討會聚焦中國古代藝術品保護學術研究,邀請世界各地博物館與文物保護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交流對話、分享經驗,共同探討這一領域的關鍵問題、最新成果和發展趨勢,增進理念共識,激發創新活力,探索未來發展方向,打造新的合作平台,推動文物保護領域的國際合作。作為研討會的共同主辦方,故宮博物院、敦煌研究院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願與全球致力文物修復的文博機構,加強交流合作,不斷推動包括中國古代藝術品在內的人類文明成果的價值挖掘和保護傳承,為保護文化的多樣性,加強不同文明交流互鑒,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應有的貢獻。」

敦煌研究院副院長郭青林博士表示:「敦煌研究院是我國管理世界文化遺產數量最多、跨區域範圍最廣的文博管理機構,建院79年來,始終堅持『保護、研究、弘揚』的工作方針。此次研討會是一個很好的平台,可以讓更多人了解敦煌研究院在遺址和文物保護,以及國際合作和公衆教育方面的不懈努力,也期待進一步深化敦煌研究院與其他機構之間的文保合作。」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表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致力於推動進文物保護、推動文化傳承,我們很高興邀請到國際頂尖文博機構專家參與是次研討會,圍繞中國文物保護工作展開深入討論,為文博機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帶來積極、長遠的影響。本館希望透過對此重要議題的關注,深化香港在中國文物保護領域所扮演的角色,同時提高全球各地公眾對文物修復的認同與重視。」

北山堂基金行政總裁江馨平表示:「北山堂基金致力於推動學術機構與博物館對中國傳統藝術的研究與文物保護,以增進人們對中國文化的理解與欣賞。此次,我們有幸資助『承前啟後⸺中國古代藝術保護國際研討會』,旨在提升中國藝術保護領域的專業知識水平,支持培育香港以及不同地區的文物保護及博物館人才。」

研討會活動豐富,在第一天,與會專家參觀了康文署文物修復室、香港文化博物館,以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文物修復室及展廳2。研討會最後一天(12月14日),專家學者將就下列主題:新館中的文物保護及文保設施的規劃、建立及更新;中國傳統修復與創新;文物與遺址保護中的多領域合作;文物保護公眾教育創新及文物保護專業培訓的現狀與展望,進行分享及討論。

公眾如有興趣參加「承前啟後⸺中國古代藝術保護研討會」最後一天的活動,可到博物館地下低層即場登記。

 

垂注

關於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成立於1925年,是在明清皇宮及其收藏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國家級大型綜合性博物館。故宮於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故宮博物院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08年被國家文物局列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佔地100餘萬平方米,保存古建築約9000間,擁有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

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體系完備,現有藏品總量186萬餘件(套),藏品總分25大類別,堪稱藝術的寶庫。故宮博物院通過明清皇家宮殿建築,宮廷史跡原狀陳列,珍寶、鐘錶、書畫、陶瓷、雕塑等藝術藏品專館陳設,以及專題展覽等多種方式向公眾展現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

 

關於敦煌研究院
敦煌研究院是負責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石窟、永靖炳靈寺石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瓜州榆林窟、敦煌西千佛洞、慶陽北石窟寺管理的綜合性研究型事業單位。建院79年來,敦煌研究院始終堅持「保護、研究、弘揚」的工作方針,幾代莫高窟人秉承「莫高精神」,攻堅克難,銳意進取,已逐步發展成為我國管理世界文化遺產數量最多、跨區域範圍最廣的文博管理機構,國內外最大的敦煌學研究實體,國家古代壁畫和土遺址保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一級博物館、甘肅省敦煌文物保護中心,被國家相關部委批准認定為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國家引才引智示範基地。近年來,敦煌研究院各項工作得到了黨和國家以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

 

關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目標是成為世界領先的博物館,推動中國文化藝術的研究和欣賞,並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博物館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與故宮博物院的合作項目,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捐35億港元成立,並於2023至2031年期間支持其部分年度大型展覽及教育項目。

博物館以嶄新的策展手法,從香港角度出發,結合環球視野,展出故宮博物院和其他世界重要文化機構的珍藏。博物館將透過展覽、研究、教育和專業人員交流,建立全球合作夥伴,鞏固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地位。博物館亦是香港社區的文化資源,提供活力充沛的平台,推動社區參與,鼓勵對話與合作,並增強文化創造力和跨領域合作。

 

關於北山堂基金
北山堂基金為香港已故知名慈善家利榮森博士於1985年成立的慈善機構。除了以推動中國文化藝術為己任,北山堂亦積極支持香港本地教育生態體系的發展。以增進人們對中國文化的理解與欣賞為願景,北山堂基金通過三項策略重點來提升中國藝術與文化領域的專業知識水平:1)推動學術機構與博物館對中國傳統藝術的研究與文物保護;2)支持培育香港以及不同地區的中國藝術史研究學者及博物館人才;3)利用北山堂之收藏進一步推動提升中國藝術研究水平。基金近年來主導的項目包括利榮森紀念交流計劃、中國藝術博物館論壇、北山堂博士論文獎學金、北山堂文物修復研討會系列等。此外,基金也為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大學、中小學及其他非盈利機構發起的中國藝術與文化相關研究項目、展覽、學術會議、出版物、教育計劃等提供資金贊助。

 

關於西九文化區
西九文化區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文化項目之一,願景是為香港在濱臨維多利亞港、佔地40公頃的填海土地上,創造一個多姿多彩的新文化地帶。文化區內設有製作及舉辦世界級展覽、表演節目和文化藝術活動的各類劇場、演出空間和博物館;並將提供23公頃的公共空間,包括長達兩公里的海濱長廊。
https://www.westkowloon.hk/

緊貼最新動向

  • 緊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最新活動和其他資訊
  • 即時收取最感興趣的內容
回到頂部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地圖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九龍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8號


星期一、三、四、日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星期五、六及公眾假期
上午10時至下午8時 | 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年初二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