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法建交60周年及中法文化旅遊年,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博物館)將於2024年12月18日至2025年5月4日隆重推出特別展覽「當紫禁城遇上凡爾賽宮──十七、十八世紀中法文化交流」(「當紫禁城遇上凡爾賽宮」展覽)。展覽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故宮博物院與法國凡爾賽宮聯合主辦,展出來自兩大世界遺產 ──紫禁城及凡爾賽宮近150件珍品,呈現十七世紀下半葉至十八世紀百多年間,中法宮廷在文化、藝術、科技等領域互相仰慕、啟發及交流的歷史,以及兩國之間源遠流長的珍貴友誼。國泰為是次特別展覽的首席贊助,而美國運通Centurion則為主要贊助。
十七至十八世紀正值中法兩國宮廷的輝煌時期。在康熙(1662–1722年在位)、雍正(1723–1735年在位)及乾隆(1736–1795年在位)三位皇帝的統治下,清王朝經濟和文化發展蓬勃,也開啟了中外貿易的嶄新篇章。與此同時,法國也在國王路易十四(1643–1715年在位)統治下,締造了波旁王朝的輝煌時代。兩座宮殿雖相距數千里,兩國君主亦素未謀面,但兩國對彼此充滿好奇。法國皇室對中國文化藝術有着濃厚興趣,其中路易十四追逐當時風行歐洲的中國青花瓷潮流,甚至在凡爾賽宮的花園中建起一座「瓷宮」。路易十五(1715–1774年在位)的王后瑪麗.萊什琴斯卡對中國藝術情有獨鍾,把自己在凡爾賽宮的私人套房佈置成「中國廳」。路易十六(1774–1792年在位)及其王后瑪麗.安東妮亦對「中國風尚」充滿好奇和熱情,前者更專門向塞弗爾瓷廠訂購一幅乾隆帝瓷板像,掛在凡爾賽宮書房内。當時,大量中國工藝品和書籍進入法國宮廷和貴族的視野,引發了以凡爾賽宮為中心、風靡歐洲的「中國風尚」收藏與創作風潮。路易十四在位期間派遣了六位耶穌會士作為「國王數學家」前往中國,此後多位法國耶穌會士先後來華並進入清宮服務,為清代宮廷在科學、藝術、工藝、建築、醫學、地圖編繪等領域中帶來了重要影響。中國與法國之間的交流,彰顯兩國間的互敬和互鑒,令人驚嘆。
近150件珍貴展品,名作雲集,包括9件中國國家一級文物及凡爾賽宮頂尖收藏,及以多媒體技術重現路易十四致康熙帝親筆信
展覽共有四個單元,分別聚焦於紫禁城和凡爾賽宮的關鍵人物及空間、科學與外交、工藝互鑒與創新,以及藝術與思想交流。是次展覽精選近150件瑰麗珍寶,亦是香港首度在同一展覽中呈獻紫禁城及凡爾賽宮兩個世界遺產的重要文物,展品包括9 件中國國家一級文物,以及法國凡爾賽宮珍貴館藏和一些近年來的新收藏。另外,展覽亦展出香港海事博物館及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的館藏。
是次展覽文物種類多元,不僅有大型宮廷肖像以及精美絕倫的瓷器、玻璃器、琺瑯器與紡織品等工藝精品,還涵蓋書籍、科技儀器及醫藥品等種類展品,彰顯兩個宮廷之間鮮為人知的故事。展品中的亮點之一是故宮博物院館藏的乾隆款畫琺瑯菊花紋壺(1783年),此壺的花紋因極具中式風格,過去一直被以為是廣東進貢清宮的器物,最新研究發現壺底有法國知名工匠「coteau」署名,證實原為法國製作,顯示中法工藝交流之盛。
另一件重點展品是凡爾賽宮近年收藏的花鳥紋銀壺(約1680年)。此珍品為中國廣東為海外市場製作,後為暹羅(現為泰國)使節進獻給路易十四的外交禮物,這件珍貴而保存完好的外銷銀器,體現了中法兩國當時相互引進及收藏來自對方文化珍品的事跡。300多年前兩國的工匠學習和借鑒對方的技藝和審美,在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激發新靈感,並創造出新藝術形式,大力推動了兩國工藝之發展與創新。
展覽以多媒體裝置重現1688年路易十四致康熙帝的珍稀親筆信。這封信以古法語撰寫,路易十四在信中讚揚康熙帝,並希望派遣耶穌會士來華,帶來更多的天文及科學新知。信中的最後更特地以「您最親愛之好友,路易」落款。雖然此信最終未能送達康熙帝手中,但路易十四所派遣的「國王數學家」耶穌會士當時已成功抵達北京,正式開啟了中法兩國宮廷之間交流的大門。
展覽最後部分特別設置主題學習區域,設有互動自學活動。在此,訪客能進一步探索十七、十八世紀受中法交流影響的藝術品,發掘當中有關文化交流、互鑒、創新等有趣知識。其他教育活動包括:公眾講座、互動劇場、工作坊及導賞等,活動詳情將適時公布。此外,博物館計劃於2025年第二季舉辦學術研討會,主題為十七、十八世紀的中法交流歷史。
「當紫禁城遇上凡爾賽宮」展覽將於 12月 18 日在博物館展廳 9 正式開放參觀,展期至 2025 年 5 月 4 日。此特別展覽的成人門票為港幣 150元,特惠門票*為港幣 75元;購買全館通行門票者,可於同日參觀博物館展廳 8的中國銀行(香港)呈獻:「中華文明溯源」特別展覽,成人門票為港幣180元,特惠門票*為港幣90元。上述門票均包含於同日參觀博物館專題展覽(展廳 1 至 7),詳情參閱博物館網站。訪客可透過西九文化區的網上售票平台或票務合作夥伴購買。
* 特惠門票適用於 7 歲至 11 歲小童、全日制學生、60 歲或以上長者、殘疾人士(與一名同行照料者)與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
垂註
關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目標是成為世界領先的博物館,推動中國文化藝術的研究和欣賞,並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博物館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與故宮博物院的合作項目,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捐35億港元成立,並於2023至2031年期間支持其部分年度大型展覽及教育項目。
博物館以嶄新的策展手法,從香港角度出發,結合環球視野,展出故宮博物院和其他世界重要文化機構的珍藏。博物館將透過展覽、研究、教育和專業人員交流,建立全球合作夥伴,鞏固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地位。博物館亦是香港社區的文化資源,提供活力充沛的平台,推動社區參與,鼓勵對話與合作,並增強文化創造力和跨領域合作。
關於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成立於1925年,是在明清皇宮及其收藏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國家級大型綜合性博物館。故宮於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故宮博物院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08年被國家文物局列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佔地100餘萬平方米,保存古建築約9000間,擁有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
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體系完備,現有藏品總量186萬餘件(套),藏品總分25大類別,堪稱藝術的寶庫。故宮博物院通過明清皇家宮殿建築,宮廷史跡原狀陳列,珍寶、鐘錶、書畫、陶瓷、雕塑等藝術藏品專館陳設,以及專題展覽等多種方式向公眾展現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
關於法國凡爾賽宮
法國凡爾賽宮自1979年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既是歷史悠久的皇家居所,也是由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普創建的法國歷史博物館。直至今日,法國國會亦在此召開兩院會議。
凡爾賽宮莊園主要由主宮殿、大特里亞農宮和小特里亞農宮三座歷史悠久的建築組成,並以其壯觀的巴洛克風格園林聞名。這座花園由園林設計師安德烈.勒諾特所設計,除了華麗的噴泉,還種滿花草樹木,綠意盎然。莊園亦包含特里亞農花園、由法國王后瑪麗.安東妮修建的王后農莊、內有大運河的森林公園,以及自2009年起開放的馬利莊園。
凡爾賽宮擁有超過70,000件珍貴藏品,包括繪畫、家具、雕塑、藝術品、珍本書籍、素描、版畫和馬車等,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慕名而來。這所宮殿全面展示從十七世紀至今的法國歷史,展現法國的優雅魅力、生活藝術和精湛工藝。
關於西九文化區
西九文化區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文化項目之一,願景是為香港在濱臨維多利亞港、佔地40公頃的填海土地上,創造一個多姿多彩的新文化地帶。文化區內設有製作及舉辦世界級展覽、表演節目和文化藝術活動的各類劇場、演出空間和博物館;並將提供23公頃的公共空間,包括長達兩公里的海濱長廊。
https://www.westk.hk/
關於國泰
「國泰」為尊尚旅遊生活品牌,將大家對旅遊的熱愛帶到日常的生活範疇,提供一系列產品及服務,包括航班、旅遊、購物、餐飲、身心健旅和支付等。我們與精心挑選的合作夥伴推出旅遊生活的尊尚產品,旨在為顧客帶來多姿多采的優惠、不容錯過的獎勵和別具意義的體驗。
國泰航空以香港為基地,提供全面的尊尚服務,是環球航空聯盟「寰宇一家」創辦成員。國泰旗下亦設有貨運部門國泰貨運及低成本航空公司香港快運。國泰為太古集團成員,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
國泰一直以香港為家,70多年來用心連繫我們的家與世界各地,現更融入顧客的日常生活中,讓顧客每一次餐飲享受、信用卡消費、酒店住宿、飛行旅遊,甚至是向前踏出的每一步,都與國泰結伴同行,飛躍至更高層次。
https://cath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