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八月全新特別展覽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 莫臥兒王朝瑰寶──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珍藏」

地圖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九龍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8號


星期一、三、四、日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星期五、六及公眾假期
上午10時至下午8時 | 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年初二休館
無障礙網頁金獎 無障礙網頁長者友善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版權所有

重要通知
主頁 關於我們 新聞稿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八月全新特別展覽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
莫臥兒王朝瑰寶──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珍藏」

18.07.2025

吊墜,莫臥兒宮廷作坊,約1610–1620年,玉、紅寶石、祖母綠、金,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 02535(IS)  © 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

吊墜,莫臥兒宮廷作坊,約1610–1620年,玉、紅寶石、祖母綠、金,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 02535(IS) © 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

香港首個全面展示莫臥兒王朝藝術的大型展覽聚焦絢麗多元的藝術風格與精湛工藝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博物館」)將於2025年8月6日至2026年2月23日舉辦全新特別展覽「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莫臥兒王朝瑰寶──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珍藏」「莫臥兒王朝瑰寶」展覽),為香港首個全面展示莫臥兒王朝藝術的大型展覽,亦是香港博物館與全球規模最大的裝飾藝術與設計博物館──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首次合辦的重要展覽。展覽精選逾100件珍貴文物,當中均為莫臥兒王朝(1526–1857年)黃金時代的藝術瑰寶,呈現其多元藝術風格與工藝巔峰。「莫臥兒王朝瑰寶」展覽由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聯合主辦,並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獨家贊助。展覽門票現正透過西九文化區的網上售票平台或票務合作夥伴公開發售。

莫臥兒王朝是南亞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王朝之一,由巴布爾皇帝(1526–1530年在位)創立,是一個由穆斯林統治並以波斯語為官方語言的王朝。「莫臥兒」即波斯語中的「蒙古」,因為巴布爾是中亞征服者帖木兒(1370–1405年在位)和大蒙古國創建者成吉思汗(1206–1227年在位)的後裔。在其鼎盛時期,版圖從現今阿富汗的喀布爾延伸至次大陸南部的德干蘇丹國邊界,至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東達現在的孟加拉。1560至1660年代正值莫臥兒王朝的「黃金時代」。在這百年間,莫臥兒王朝由三位最具代表性的皇帝統治──阿克巴(1556–1605年在位)、其子賈漢吉爾(1605–1627年在位)以及其孫沙賈汗(1628–1658年在位),他們培養了一種求知的氛圍,並致力促進南亞、中國、伊朗和歐洲等地的文化藝術交流,造就獨樹一幟的莫臥兒藝術風格。莫臥兒王朝承載着深遠非凡的文化、藝術和建築遺產,其中包括由沙賈汗皇帝下令修建、被列入「世界新七大奇蹟」的泰姬陵。本次展覽亦會展出與泰姬陵相關的文物,並特設「泰姬陵:永恆之愛與建築瑰寶」沉浸式數碼媒體展示,深入介紹這座世界文化遺產的歷史故事及藝術價值。時至今日,在南亞地區,與沙賈汗統治時期相似的建築風格和花卉裝飾依然隨處可見。莫臥兒的影響力更伸延至全球,例如英語中「mogul」一詞與「Mughal」發音相似,用來形容如同莫臥兒君主般擁有巨額財富和權力的人。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2024年首辦「香港國際文化高峰論壇」期間,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簽署了合作意向書,「莫臥兒王朝瑰寶」展覽便是雙方重要的合作成果之一。相同主題的展覽曾於2024年底至2025年初,首次於倫敦的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舉辦,廣受好評。是次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辦的展覽,則是倫敦之外亞洲的唯一一站,加入嶄新的策展視角,展示來自中國和南亞的藝術精品,展現兩大文化在工藝上的相互交流和欣賞,開啟一場獨一無二的文化對話。莫臥兒王朝與中國的清朝時代相近,二者均為當時亞洲極具影響力的王朝,且以其多元化的民族和卓越的藝術成就而聞名。

香港首個全面展示莫臥兒藝術的展覽 聚焦王朝的藝術巔峰與跨文化交流

「莫臥兒王朝瑰寶」展覽將展出近100件來自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的展品,亦包括科威特、英國、香港及其他國際重要珍藏,涵蓋繪畫、珠寶、建築構件、兵器、紡織品、陶瓷等多個類別。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賀祈思收藏和香港夢蝶軒提供了部分展品。

是次展覽分為三個單元,包括「新時代的開拓者──阿克巴皇帝(1556–1605年在位)」、「世界珍寶的探索者──賈漢吉爾皇帝(1605–1627年在位)」,以及「人間天堂的營造者──沙賈汗皇帝(1628–1658年在位)」。每個單元將探討莫臥兒王朝不同時期的藝術成就,詳細闡述百年間輝煌的藝術與文化發展歷程。展覽亮點包括:

  • 泰姬陵的經典花紋:泰姬陵是沙賈汗皇帝為紀念愛妻慕塔芝.瑪哈皇后(1593–1631年)而建的壯麗陵墓。整棟建築外牆雕刻以花卉紋樣為主,工匠運用該時期流行的大理石鑲嵌技術,在白色大理石上鑲嵌與排列半寶石,形成花朵圖案,以象徵沙賈汗皇帝對妻子永不凋謝的思念。這些花卉紋樣不僅點綴了泰姬陵,也是沙賈汗皇帝統治期間許多莫臥兒藝術品的靈感來源,寓意王朝如同人間天堂般美好而永恆。以類似花卉紋樣裝飾的文物將於展覽中亮相,例如一件大理石窗屏,其紋樣設計和鏤雕工藝方面與泰姬陵主殿內的屏風十分相似。
  • 黃釉盤:賈漢吉爾皇帝熱衷於收藏和展示來自世界各地的奇珍異寶,包括中國景德鎮窯的著名御製瓷器。這件黃釉盤為明弘治(1488–1505年)年間燒製,是明代黃釉瓷器的代表之作,而盤底所刻的波斯文表明此盤之後輾轉進入莫臥兒宮廷收藏,並為賈漢吉爾所有。由此可見莫臥兒宮廷對中國御窯瓷器的珍視,同時反映了當時南亞與中國之間文化交流的繁盛。
  • 瑰麗珠寶:在莫臥兒王朝,珠寶不僅是彰顯權威的重要象徵,更是藝術與工藝的結合。擁有龐大財富的君主經常佩戴各式珠寶和鑲嵌寶石的兵器,這些飾物吸收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使南亞的珠寶文化更為璀璨豐富,為當今的珠寶設計帶來深遠影響。重點展品包括一件白玉吊墜,其融合了南亞獨有的珠寶鑲嵌工藝「昆丹」──以高純度的金箔鑲嵌寶石,進一步建立了莫臥兒珠寶的獨特風格。另一枚拇指指環則巧妙地結合歐洲琺瑯工藝和南亞寶石鑲嵌技術,充分展現莫臥兒王朝多元文化交融的工藝精髓。
  • 玉雕工藝:沙賈汗皇帝統治時期,玉雕工匠持續汲取其他文化,將中國的葫蘆、歐洲的植物,以及中亞的動物等圖像融入創作之中。此時期的莫臥兒玉雕藝術品可謂巧奪天工,使用來自中國西北和田一帶的玉打造奢華器物。一個世紀之後,莫臥兒玉雕的獨特風格也影響了中國宮廷藝術。清代熱衷藝術收藏的乾隆帝(1736–1795年在位)鍾情於莫臥兒玉器,他不僅大量收藏,還命工匠模仿此類風格,並在27年間創作近60首詩歌以頌其非凡工藝。本次展覽的亮點包括一件花瓣形玉雕酒杯,以整塊和田白玉琢磨而成,其杯壁薄至透光,彰顯莫臥兒玉器的工藝巔峰。另一亮點為一件玉製文具盒,以傳統「昆丹」鑲嵌技術,將紅寶石、祖母綠與鑽石排列成交織的花卉圖案,其精緻工藝展現了莫臥兒宮廷顯貴生活的雅緻風貌。
  • 螺鈿工藝:阿努比斯神是古埃及最古老的喪葬神之一,領導木乃伊防腐和開口儀式,並在冥界審判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形象具有犬科動物的特點,接近豺狼或狐狸。遊蕩於沙漠邊緣的犬科動物有吞食屍首的習性,這或許是古埃及人將它們當作亡者守護神的原因。
  • 河馬像:中國的螺鈿鑲嵌工藝在明、清兩代達到高峰,廣泛應用於家具裝飾上,此次展出的本館珍藏的花卉盆景圖平頭案便是一例。來自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的儲物箱,展現了16世紀莫臥兒統治下的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的典型設計,當中也採用了螺鈿裝飾工藝。二者相互對照,反映出莫臥兒與中國的工匠在應用螺鈿工藝時因地制宜的調整。
  • 莫臥兒宮廷畫:展廳內有多幅由莫臥兒宮廷畫家繪製的精湛作品,包括花園中的賈漢吉爾皇帝1571年阿克巴皇帝在德帕爾普爾接受阿兹姆汗的款待,細緻描繪了莫臥兒皇帝的日常生活。此外,北美火雞圖反映了賈漢吉爾皇帝對探索自然世界的熱情與興趣,從中展示他如何委託宮廷畫家創作大量精美的動植物主題畫作。

豐富的教育活動及創新的多媒體元素

為了讓參觀者深入探索莫臥兒王朝「黃金時代」的藝術發展和文化交流,除了導賞團、語音導賞和公開講座等教育活動,博物館還將特別推出阿拉伯書法工作坊。此外,展覽設有多個多媒體和互動項目,參觀者可身臨其境,體驗泰姬陵,了解莫臥兒皇帝的喜好和個性,以及近距離觀賞宮廷細密畫。參觀者還可以透過展廳內的觸感站,了解莫臥兒王朝工匠使用的藝術材料和製作工藝。

一般門票及夏日親子組合優惠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莫臥兒王朝瑰寶──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珍藏」展覽將於2025年8月6日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廳8正式開放參觀,展期至2026年2月23日。此特別展覽的成人門票為港幣150元,特惠門票*為港幣75元,上述門票均包含於同日參觀博物館專題展覽(展廳1至7)。訪客可憑全館通行門票參觀專題展覽(展廳1至7)及特別展覽(展廳8及9),票價為港幣200元,特惠門票*為港幣100元。「天方奇毯──伊斯蘭與世界文明的交織」展覽現於博物館展廳9開放參觀,展期至2025年10月6日。訪客可透過西九文化區的網上售票平台或票務合作夥伴購買,詳情參閱博物館網站

此外,博物館由7月1日至8月31日推出親子門票組合優惠,適合於暑期參觀特別展覽的家庭,購買兩張成人門票及一張兒童(7至11歲)門票可享高達八折優惠。優惠詳情請參閱博物館網站「門票」專頁

* 特惠門票適用於 7 歲至 11 歲小童、全日制學生、60 歲或以上長者、殘疾人士(與一名同行照料者)與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

 

垂註

關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以嶄新策展手法,展出來自故宮博物院的珍藏,並呈獻全球頂尖文化機構的瑰寶,同時建立世界級館藏。自 2022 年開幕以來,博物館致力帶領推動中國文化藝術的研究和欣賞,並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博物館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與故宮博物院的合作項目,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捐 35 億港元成立,並於 2023 至 2031 年期間支持其部分年度大型展覽及教育項目。

博物館透過學術研究、展覽、出版,以及教育和專業人員交流計劃,建立全球合作夥伴關係,鞏固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地位。博物館亦是香港社區的文化資源,積極推動公眾參與,鼓勵對話與合作,並增強文化創造力和跨領域合作。 

關於西九文化區
西九文化區濱臨維港,佔地 40 公頃,不僅是香港最新的文化旅遊地標,更是全球最具規模、最富雄心的文化樞紐之一。區內設有眾多地標式文化藝術設施,包括世界級博物館 M+ 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設計匠心獨運的戲曲中心和自由空間等表演藝術場地、佔地 11 公頃的藝術公園和海濱長廊,以及興建中的西九演藝中心。

西九文化區每年傾力呈獻逾千場展覽、表演、節目和活動,致力為新晉及享譽盛名的藝術家提供重要平台。西九文化區每年吸引過千萬名訪客,正發展成為香港的國際文化品牌,鞏固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
https://www.westk.hk

關於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
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由多間博物館組成,致力於展現創意的力量──創意不僅能帶來娛樂,感動人心,更能豐富生活、啟發思維,甚至改變世界。透過一系列展覽、活動、教育項目及數碼體驗,結合逾280萬件藏品,以及對新創作作品的支持,對修復、研究與永續設計的投入,我們堅守並分享創意的非凡力量。我們的藏品細述跨越5,000年的無盡創意,促進世界對多元文化的認識,並啟發當代與未來的製作及創新者。
https://www.vam.ac.uk/

緊貼最新動向

  • 緊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最新活動和其他資訊
  • 即時收取最感興趣的內容
回到頂部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地圖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九龍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8號


星期一、三、四、日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星期五、六及公眾假期
上午10時至下午8時 | 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年初二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