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博物館)今日宣布,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聯合主辦的年度重磅特別展覽「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館珍藏」(「古埃及文明大展」)250 件珍貴文物已順利運抵館內。展覽由博物館戰略合作夥伴中國銀行(香港)全力支持,並由國泰作為主要贊助,將於 2025 年 11 月 20 日至 2026 年 8 月 31 日於博物館展廳9盛大展出。
是次展覽為香港歷來規模最大、內容最全面、展期最長的古埃及文物珍藏展覽。埃及方更是首次向香港直接借出當地珍貴館藏,以及新近出土的考古發現。展覽展出的所有文物均由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獨家所有並直接借出。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表示非常榮幸能與香港及全球的觀眾分享這些古埃及瑰寶,以彰顯該委員會透過國際合作、保育、保護及推廣埃及文化遺產的使命。
「古埃及文明大展」特別展覽的成人門票為港幣 190 元,特惠門票*為港幣 95 元,上述門票均包含於同日參觀博物館專題展覽(展廳 1 至 7)。訪客可憑全館通行門票參觀專題展覽(展廳 1 至 7)及特別展覽(展廳 8 及 9),票價為港幣 230 元,特惠門票*為港幣 115 元。門票將於 10 月 22 日(星期三)上午 10 時正式開售。公眾可經博物館網站、西九文化區網站或手機應用程式、「購票通」網上購票平台,以及博物館的票務夥伴的網上平台購買。
*特惠門票適用於 7 歲至 11 歲小童、全日制學生、60 歲或以上長者、殘疾人士(與一名同行照料者)與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 6 歲或以下小童免費入場。
為迎接展覽開幕,博物館推出多款不同類型的優惠套票,詳情請參閱博物館網站。
此外,參觀者可預約參加此特別展覽的公眾導賞團,包含一張特別展覽成人門票或特惠門票的導賞團套票分別為港幣 340 元及港幣 170 元。導賞全程約 45 分鐘,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由 10 月 18 日起至 11 月 30 日,凡登記成為「香港故宮之友」、重新加入或續會會員,將可獲贈特別版毛絨掛飾。這款非賣品掛飾專為「香港故宮之友」設計。此外,於 11 月 2 日或之前成為會員,更有機會在 11 月 19 日率先參加「古埃及文明大展」的會員專屬預覽活動(名額有限,先到先得),並享有獨家商品和餐飲折扣等。詳情請參閱博物館網站。
分四大主題單元,帶領觀眾穿越數千年古埃及歷史長河
「古埃及文明大展」將展出由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借出的 250 件珍貴文物,展品來自其下屬的七間博物館,包括埃及國家博物館、古爾代蓋博物館、蘇伊士博物館、盧克索博物館、索哈傑省博物館、馬特魯省博物館,及謝赫村省博物館。同時,展覽亦展示開羅南部古都孟菲斯的龐大墓地薩卡拉的最新重大考古發現,相關文物亦經由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借出。展品年代橫跨近 4,000 年,種類豐富,包括巨型雕像、石碑、木乃伊棺槨和面具、首飾、日用品,以及動物木乃伊等;當中不少更是首次在埃及境外巡展,極具歷史與學術價值。*
*所有借展文物均為阿拉伯埃及共和國不可分割的財產,並由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提供臨時借展。
首單元「法老的國度」聚焦於法老時代的古埃及文明發展,涵蓋古埃及法老王權、宗教信仰及日常生活。法老作為神與人之間的中介,既是人間的統治者,也是亡靈的保護者。此單元精選多件著名法老的雕像,包括辛努塞爾特一世(約公元前 1956 –公元前 1911 年在位)、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約公元前 1473 –公元前 1458 年在位)和拉美西斯二世(約公元前 1279 –公元前 1213 年在位),皆彰顯法老的無上權力與威嚴。此單元亦會闡述古埃及信仰體系與喪葬習俗:從冥界之神歐西里斯、生命女神伊西斯到王權之神荷魯斯,這些神話人物構築了古埃及人的精神世界;多具保存完好的彩繪木棺、用於存放內臟的卡諾皮克罐、護身符等陪葬品,則展現了古埃及人對永生的追求。另外亦有釀啤酒師雕像、樂器、塞尼特棋,乃至麵包、涼鞋、馬桶座圈等日常生活物品,均生動呈現古埃及人豐富多彩的生活。
呈現埃及近代考古重大發現──法老圖坦卡門陵墓以及薩卡拉墓地
第二單元「圖坦卡門的世界」、第三單元「薩卡拉的秘密」深入探討埃及近代考古重大發現。圖坦卡門(約公元前 1336 –公元前 1327 年在位)是古埃及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少年法老,年僅九歲即位,18 歲早逝,其短暫一生處於宗教與政治劇變之中。他繼位後迅速終結前任法老阿肯那頓所推行的一神崇拜,恢復傳統宗教體系,重建王朝秩序。其位於帝王谷的陵墓在 3,000 年間幾乎未遭盜掘,直至 1922 年被考古學家發現,出土了 5,000 多件陪葬品與珍寶,轟動全球。展覽除展出圖坦卡門及阿肯那頓的巨型石像外,更將展示被譽為古埃及「最美王后」的娜芙蒂蒂(約公元前 1370 –公元前 1330 年)的石英岩頭像,以及圖坦卡門所處的新王國時期的黃金首飾、釉砂器和雕塑等珍貴文物,呈現古埃及文明最輝煌時期的藝術成就。
第三單元聚焦薩卡拉最新的考古成果,呈現彩繪人形棺、包括貓和牛在內的動物木乃伊,以及動物神像等珍貴考古發現。薩卡拉位於埃及首都開羅附近,是埃及最古老都城孟菲斯的核心墓區。這裏屹立着多座金字塔,包括埃及歷史上第一座金字塔──第三王朝法老左賽爾(約公元前 2686 –公元前 2667 年在位)的階梯金字塔,同時亦是貴族墓園、神廟及動物木乃伊墓地的集中地。自 2020 年以來,考古團隊在薩卡拉取得重大突破,發掘了一座罕見的埃及貓神芭絲特神廟遺址,並在其附近的地下墓穴出土了近千具保存完好的彩繪木棺。
古埃及、中國與世界文明的對話
展覽的最後單元「古埃及與世界」探索古埃及與其他古文明的交流互鑒,精心呈現一系列見證跨文化交流的文物,包括融合希臘羅馬風格的木乃伊面具、刻有三種文字的石碑等。2026年適逢中埃建交70周年,展覽在最後回顧埃及數百年來的考古歷史,並重點突出中埃兩國在考古發掘和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豐碩合作成果。
透過多媒體裝置及教育活動提升訪客體驗
展廳內外將設置十多個多媒體裝置,為觀眾提供生動豐富的參觀體驗,包括重現木乃伊製作過程、圖坦卡門陵墓的發掘現場等。觀眾在近距離欣賞珍貴文物的同時,還能感受考古發現的震撼瞬間與歷史原境。博物館團隊更運用建模、立體光雕投影與數碼色彩重建技術,精細還原圖坦卡門雕像的完整形態。博物館將推出一系列與展覽相關的文創產品和出版物,以及豐富的教育活動,包括互動工作坊、表演藝術節目、專題講座及導賞參觀活動,旨在讓不同年齡層觀眾以輕鬆有趣的方式深入認識古埃及的珍貴文化。詳情將於稍後公布。
*所有多媒體展示均以數碼形式呈現,無接觸於原始文物,以確保其得到完整保護。
「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館珍藏」特別展覽將於 2025 年 11 月 20 日至 2026 年 8 月 31 日在博物館展廳 9 開放予公眾參觀。
附注:
所有文物圖片版權均歸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所有。如需印刷、發布或剪裁圖片以作其他用途,必須事先經過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書面批准。
垂註
關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以嶄新策展手法,展出來自故宮博物院的珍藏,呈獻全球頂尖文化機構的瑰寶,同時建立世界級館藏。自 2022 年開幕以來,博物館致力帶領推動中國文化藝術的研究和欣賞,並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博物館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與故宮博物院的合作項目,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捐 35 億港元成立,並於 2023 至 2032 年期間支持其部分年度大型展覽及教育項目。
博物館透過學術研究、展覽、出版,以及教育和專業人員交流計劃,建立全球合作夥伴關係,鞏固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地位。博物館亦是香港社區的文化資源,積極推動公眾參與,鼓勵對話與合作,並增強文化創造力和跨領域合作。
關於西九文化區
西九文化區濱臨維港,佔地 40 公頃,不僅是香港最新的文化旅遊地標,更是全球最具規模、最富雄心的文化樞紐之一。區內設有眾多地標式文化藝術設施,包括世界級博物館 M+ 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設計匠心獨運的戲曲中心和自由空間等表演藝術場地、佔地 11 公頃的藝術公園和海濱長廊,以及興建中的西九演藝中心。
西九文化區每年傾力呈獻逾千場展覽、表演、節目和活動,致力為新晉及享譽盛名的藝術家提供重要平台。西九文化區每年吸引過千萬名訪客,正發展成為香港的國際文化品牌,鞏固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
https://www.westk.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