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 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館珍藏

地圖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九龍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8號


星期一、三、四、日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星期五、六及公眾假期
上午10時至下午8時 | 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年初二休館
無障礙網頁金獎 無障礙網頁長者友善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版權所有

重要通知

古埃及文明大展──
埃及博物館珍藏

 

20.11.2025 – 31.08.2026

展廳 9

概覽

古埃及文明發源於逾7,000年前非洲東北部的尼羅河流域。從古埃及早期統一國家形成之初(約公元前3000年)到古王國時期(約公元前2686–公元前2160年),法老和眾神信仰逐漸確建。文化藝術歷經中王國時期(約公元前2034–公元前1650年)的發展、新王國時期(約公元前1550–公元前1069年)的融合與演變,逐步攀抵高峰。自公元前12世紀到希臘羅馬時期(公元前332–公元395年),古埃及又持續與地中海以及其他文明,有更加深入的交融。

展覽匯集250件來自七間埃及重要博物館和薩卡拉考古遺址的古埃及瑰寶,包括雕像、石碑、金器、木乃伊棺槨和動物木乃伊等,分為「法老的國度」、「圖坦卡門的世界」、「薩卡拉的秘密」和「古埃及與世界」四個單元,呈現近5,000年的古埃及文明發展歷程,探索其繁盛時期的政治、文化藝術、生活和宗教信仰。展覽亦展示埃及薩卡拉地區的最新考古發現,並探索古埃及文明與世界的交流。

展覽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聯合主辦,並獲博物館戰略合作夥伴中國銀行(香港)全力支持。

國泰和銀聯國際為展覽的主要贊助。展品來自埃及國家博物館、古爾代蓋博物館、蘇伊士博物館、盧克索博物館、索哈傑省博物館、馬特魯省博物館、謝赫村省博物館,以及薩卡拉考古遺址;展覽亦展出來自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和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的藏品。

展覽預告短片

聯合主辦

HKPM Ministry Tourism & Antiquities Logo Ministry Tourism & Antiquities Logo

戰略合作夥伴

中國銀行(香港)

主要贊助

Cathay UnionPay

重點展品

寬項圈和平衡墜

寬項圈和平衡墜

或第12王朝(約公元前1985–公元前1773年)
金、寶石
埃及國家博物館
© 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

寬項圈和平衡墜

或第12王朝(約公元前1985–公元前1773年)
金、寶石
埃及國家博物館
© 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

寬項圈和平衡墜
阿肯那頓巨像

阿肯那頓巨像

第18王朝(約公元前1550–公元前1295年)
砂岩、顔料
埃及國家博物館

阿肯那頓巨像

第18王朝(約公元前1550–公元前1295年)
砂岩、顔料
埃及國家博物館

阿肯那頓巨像
圖坦卡門巨像(被阿伊和哈倫海布挪用)

圖坦卡門巨像(被阿伊和哈倫海布挪用)

第18王朝(約公元前1550–公元前1295年)
石英岩、顔料
埃及國家博物館

圖坦卡門巨像(被阿伊和哈倫海布挪用)

第18王朝(約公元前1550–公元前1295年)
石英岩、顔料
埃及國家博物館

圖坦卡門巨像(被阿伊和哈倫海布挪用)
奈赫斯胡特比提的人形棺

奈赫斯胡特比提的人形棺

後期埃及(公元前664–公元前332年)
木、顔料
薩卡拉考古遺址

奈赫斯胡特比提的人形棺

後期埃及(公元前664–公元前332年)
木、顔料
薩卡拉考古遺址

奈赫斯胡特比提的人形棺
巴斯特持叉鈴像

巴斯特持叉鈴像

後期埃及(公元前664–公元前332年)
青銅
埃及國家博物館

巴斯特持叉鈴像

後期埃及(公元前664–公元前332年)
青銅
埃及國家博物館

巴斯特持叉鈴像

展外薈萃

麥倫普塔邁步像

古埃及雕像

古埃及雕像

麥倫普塔邁步像

麥倫普塔邁步像
約公元前1213–公元前1203年
花崗岩
盧克索博物館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於博物館地下大堂展出。石像描繪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之子及其繼任者麥倫普塔邁步向前,雙臂自然下垂,頭戴王室頭巾及象徵神聖王權的聖蛇標誌(烏拉埃烏斯)。雕像姿態前傾且挺拔,彰顯王者的權威、活力與領袖風範。其細膩的雕工與雄健比例,充分體現新王國時期的藝術造詣,以及埃及王室藝術傳統的悠久傳承。

了解更多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文創產品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文創產品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文創產品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文創產品

為配合是次展覽,兩間全新主題限定店將於11月20日正式開幕。新店分別設於地下低層「故宮學堂」外及四樓展廳9外,將與現設於地下大堂的「Art Express」同步營運。

擴充後的零售空間將為觀眾呈獻逾百款埃及主題文創精品,產品系列豐富多元,包括毛絨掛飾、手提袋、絨毛玩具、文具等,更特別與多個生活品牌聯名推出限定合作商品。

地點:地下底層及4樓

數碼藝廊

古埃及歷史遺跡

古埃及歷史遺跡

數碼藝廊

影片運用4K超清拍攝技術與多視角運鏡,於18米長的「數碼藝廊」上展現古埃及最具代表性的兩類建築遺跡:神廟和金字塔。第一部影片聚焦古埃及金字塔,介紹法老對來世的信仰,以及薩卡拉和吉薩金字塔的建築和歷史意義。第二部影片則介紹卡納克神廟、盧克索神廟和斯芬克斯大道,以探索盧克索地區的歷史樣貌。

地點:地下底層

古埃及文字解密

古埃及語言與文字

古埃及語言與文字

古埃及文字解密

古埃及文字解密展板和多媒體裝置位於博物館一樓展廳2的公共區域。展區分為埃及語言與文字、羅塞塔石碑,以及學者商博良與湯瑪士・楊對古埃及文字的翻譯成就等歷史背景進行介紹。為加深觀眾對古埃及文字應用的認識,展區設有短片解讀圖坦卡門名字的聖書體文字,並以互動裝置讓觀眾體驗將名字轉為聖書體,以趣味方式連結遙遠的古埃及文明。

地點:1樓

古埃及王朝和歷史

古埃及王朝和歷史

古埃及王朝和歷史

古埃及王朝和歷史

本裝置透過重要的歷史文化事件,系統梳理古埃及文明五千年的發展軌跡。年表呈現從早期城邦形成、古王國金字塔建造、中王國統一、新王國帝國擴張,到後期外族統治的興衰歷程。

地點:1樓

互動學習區域「發現金字塔」

互動學習區域「發現金字塔」

互動學習區域「發現金字塔」

互動學習區域「發現金字塔」

博物館四樓西中庭將設有互動學習區域「發現金字塔」,透過3D打印模型和金字塔建造石材樣本的觸感體驗,介紹金字塔的演變、內部結構與小知識,並以迷你通道重塑探索金字塔內部的體驗,引領觀眾深入了解古埃及的建築智慧。

地點:4樓

「賞影.趣拍」AR互動體驗

「賞影.趣拍」AR互動體驗

「賞影.趣拍」AR互動體驗

「賞影.趣拍」AR互動體驗

「古埃及文明大展」角色正式登陸「賞影.趣拍」AR互動體驗遊戲!他們將聯同香港故宮特「宮」隊成員,隨時在館內與大家互動打卡。

你只需利用流動裝置點擊此連結或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啟動「賞影.趣拍」AR互動體驗,一起尋找他們的蹤跡,召喚角色「跳」出屏幕與你合照! 此外,還有隱藏角色和黃金面具待你解鎖及發掘!

AR-experience-QRcode


展覽學習活動

學校團體參觀及工作坊

了解更多

「古埃及文明大展」講座系列

了解更多

「古埃及文明大展」親子工作坊系列

了解更多

導賞服務

了解更多

語音導賞

了解更多

門票

門票現已公開發售並推出多款優惠套票,立即購票探索「古埃及文明大展」!

導賞服務

參加專業導賞服務,帶您深入認識最具代表性的展品,細聽展覽的幕後故事,深入探索古埃及文明的奧秘與大展籌備的歷程。

會籍

立即加入成為會員,參觀特別展覽「古埃及文明大展」!

發掘更多內容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示九百多件來自故宮博物院的珍貴文物,不少都是首次於香港公開展出。當中部分藏品更是從未對外公開展出。

成為「香港故宮之友」

全年不限次數參觀各個專題展覽

立即加入

緊貼最新動向

  • 緊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最新活動和其他資訊
  • 即時收取最感興趣的內容
×
回到頂部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地圖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九龍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8號


星期一、三、四、日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星期五、六及公眾假期
上午10時至下午8時 | 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年初二休館